一六七 尉迟恭:老子一世英名……哎!-《囚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早听说过尉迟将军战神的威名,却依旧低估了他在军中的威信。”吴关道:“如此就能分出轻重缓急了,先救尉迟将军,唯有如此唐军才能不受掣肘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得轻巧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一点我想不明白,”吴关打断了段志玄的丧气话,道:“泾阳之战,尉迟将军有伏击准备,如此情况下,竟被敌军突然杀出的人马包围……

    若仅仅如此,或可解释为梁师都用兵如神,但尉迟将军曾凭一己之力,救出身陷包围的圣上,此番虽也被围住,其亲兵却都在身侧,凭尉迟将军的神勇,竟无法突围,我实在是……”

    段志玄接过话头道:“你刚才说,尉迟将军及其亲兵被分隔开来,各个击破?”

    “据那伤兵所说,的确如此。”

    段志玄再次皱眉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这回吴关没打扰他。

    不多时段志玄开口道:“我其实想过一种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会不会有人叛变?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我不了解军中情况,还请您详细说说。”吴关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梁师都此人,用一句话就能概括:屡战屡败。若我没记错,他这辈子就没打过胜仗。

    但此人也有一个优点,就是屡败屡战。

    所有与他交过手的同僚,对他的评价都差不多:野心太大能力不足。

    此人的每一场仗都打得顾头不顾尾,且这么多年了毫无长进。

    此番他之所以能一路攻至渭水北岸,只因新皇登基,大唐国内形势不稳,无论是宫里,还是兵将,心思都不在战事上,加之先太子在军中亦有势力,那些人忙着给自个儿奔前程,就更没心思顾及战事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,突厥的确兵强马快。梁师都占尽了优势,才能一路打到我们眼皮子底下。可此番尉迟将军临危受命,用兵必然十分谨慎。

    结果却败给了梁师都?

    听到战败的消息,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:他被人出卖了。”

    段志玄停顿了一下,见吴关听得十分认真,便继续道:“我其实和你有一样的困惑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战场之上若要做到对一员大将及其亲兵分而化之,可不容易。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。

    我曾与尉迟将军一同练兵,我们模拟被敌军围困的情景。

    我是围的一方,尉迟将军及其亲兵则是被围的一方。

    我搜肠刮肚,用尽了所知的兵法策略,却仍为不住他。

    以力破十会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
    但最后我找到了一种办法——分而化之。

    若人够多,将他们的每一个人单独围困,使他们不能配合呼应。

    一个人武力再高强,同时对付四个身手差不多的敌人已是极限。

    尉迟将军神勇无比,要对付他却需要更多人手,但也不是不能对付。

    那次之后我们还开玩笑,尉迟将军说这战法可不能让敌军知道,他还说要回去想想,看如何破解,若想到了法子,再来找我推演。

    可他没来找过我。”

    “段将军的意思是……”吴关放慢了语速,一边思索一边道:“很可能是尉迟将军的亲兵之中出了叛徒,此人知道对付尉迟将军的方法,他将这方法,以及尉迟将军设伏的消息提前告诉了突厥人,所以突厥人才打了这场胜仗。”

    “我确是这么想的。”段志玄点头。

    “多谢将军直言相告。”吴关躬身道:“那以将军来看,突厥人会如何对待投诚的唐兵呢?”

    “突厥可汗对有用之人,向来是给足了礼遇。”段志玄道:“我想那名叛徒现在应该就在突厥军营中,说不定正喝着美酒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段段志玄捏紧了拳头,满脸愤恨。

    他追问吴关道:“你坏点子不是多得很吗?此刻不会是没辙了吧?”

    听出了他的激将之意,吴关也不接话。他确实没什么把握。

    倒是李孝节不服气道:“段伯莫小看我们,若吴郎都没办法,此事就真的凶险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